18
AUG
《大圣归来》两年后,20亿票房的国产动画大IP,还没有如愿到来
虽然《大圣归来》收获了近10亿票房,为十月动画赢得了口碑和资本,更是在一定程度上以一己之力推动了中国动漫行业发展,但刘伟有着他自己的担忧。
可以说《大圣归来》提高了观众们对于国产动画投资预算和受众目标的认知,但其实那之后至少一年时间里上映的动画,都是在《大圣归来》上映之前就已经定型了的,比如资金量和品质标准,所以从票房收益来看,他们在《大圣归来》后上映有一些吃亏。
因此刘伟和王双都提到,这个现象未来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:国产动画电影在票房上的下一次惊艳表现还有待酝酿。当然,由于动画制作周期较长,在《大圣归来》之后提高预算与品质标准的项目,面市还需要较长的时间,而这批项目中可能会有成为下一部《大圣归来》的作品出现。
而且在《大圣归来》以前,大多数人都对中国动画电影挣钱没什么信心,所以为了保证盈利,对品质的追求就有所妥协。单从票房数字来看《大圣归来》给投资人的错觉是动画电影的春天来了,项目会很盈利,能挣10亿就能挣20亿,所以近两年里盲目投资的情况非常多。
项目多人才少,导致动画行业的成本也激增。根据三文娱了解的数字,国内某动画公司的每分钟价格已经超过了日本的一线公司价格,平均下来也与日本的行业均价相当。
可与此同时,动画行业整体人才基础还很薄,过去10部动画,突然增加到50部甚至更多,可是人才数量却还是那些,反而品质更没保障。这些数量庞大的动画电影去争夺排片,导致票房表现不尽人意,反过来又会使投资人迅速撤离动画电影。
在《大圣归来》后,热钱涌入动画行业,但几乎所有的资方对于内容产品的态度都非常急躁,希望迅速回收成本,“但是慢是创作的客观规律,”刘伟说,“动漫的基因就是慢的,所以我们会花大量时间去做前期。”
王双提到,如果有资方尊重创作,能够看到一个IP的长线回报,他们更希望与资方展开长期的项目合作,而不是股权投资。
虽然看起来行业不差钱了,但是在连续两年暑期诞生高票房动画电影后,今年暑期档国产动画电影遇到了低潮,关于这个现象,网络上已经有了很多讨论,从内容、宣发、排片等各个层面进行解析。
不过王双说,他关心的不是国产动画电影遇冷,而是《战狼2》的火爆,这部电影让大家看到,某个并不热门的题材做到极致后能够产生多大的能量——而所有题材都是一样的道理,“我从来没有把动画当做一个类型去看待,动画可以讲述任何题材的故事,动画电影的对手也从来都不是动画电影,而是其他所有类型的电影。”
“《大圣归来》对行业来说,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吧。”刘伟总结。